西安智能水表的發展方向
針對
西安智能水表系統的硬件配置和網絡化服務的現狀,
陜西智能水表的發展方向表現為:經濟實用、雙向實時、數據共享。
西安智能水表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和產物,它終將成為面向千家萬戶的“平民化”產品,因而經濟性和實用性是市場對
陜西智能水表的必然選擇。本文主要從基表來探討
陜西智能水表的經濟性和實用性。
遠傳水表依然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的
陜西智能水表基表的,其中單流束式水表以其結構簡單,體積小,在同一規格的各型水表中具有較高的性價比,其質量比同規格的其它類型水表質量減輕20%~40%,由于加工工藝水平和設計水平的提高,批量合格率可達到90%左右,生產成本顯著降低,產品的可靠性、壽命較以往有了較大的突破。由于初級計量元件的傳感器安裝方式簡單,采集精度高, 因而生產成本低、工藝性能好,同時可以作為開發高計量精度等級的基表。非磁敏式傳感器是傳感器技術開發的方向,它的品質應達到:從水表的始動流量至過載流量的流量采集全程響應;低功耗;抗外界干擾;無阻尼和適用于多種水質。目前,電感線圈式傳感器在開發與應用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。因此,單流束式全無磁(電感線圈式)式基表具有計量精度等級高(D級精度)、靈敏度高(3~4 L /h) 、抗干擾能力強(外磁場干擾) 、使用壽命長、性價比高等諸多優點,可較好體現出對
陜西智能水表基表經濟實用的要求。
從長遠看,隨著傳感器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化應用的深入,各流量計技術,如超聲波流量計、電磁流量計等將會廣泛應用于水表的設計和使用中,以此技術開發的基表,結構簡單,真正實現了無機械傳動,長壽命(等同于元器件壽命或管道壽命),無壓力損失,計量的量程廣(等同于安裝管道的流通能力)等優點。目前該技術在小口徑(DN152DN40)和大口徑(DN502DN500)基表的應用正處于開發階段,其傳感器(換能器)由于受到工藝技術水平的制約,成本較高,產業化開發和應用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
評論列表
我要評論